当前位置:

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·帮扶轶事|杨老汉的"干部儿子"

来源:怀化日报 作者:杨智伟 编辑:网站值班 2019-01-16 10:21:08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1

在杨仁轩夫妇新家门口,李坚(左)同他们交谈(本报记者 杨智伟 摄)

1月4日,会同县若水镇望东村村部,一阵手机铃声响起。“喂,小李,有空吗?又得麻烦你送下我们。”“阿姨,你等着我,我来接你们。”接过电话,放下手中碗筷,市委宣传部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坚立马开车驶向了若水集镇。

当天若水镇赶集,李坚的帮扶对象杨仁轩病愈出院回家。可若水镇到望东村长冲界(组)是5公里盘旋山路,山高路滑,积雪尚未融化,妻子黄辉香担心山路打滑,摔着丈夫,便想到了李坚,希望送他们回家。

“遇到难事,只要跟李坚说,他都会想方设法帮我们解决。”说起眼前这位送自己回家的扶贫干部,黄辉香眼角带着泪,嘴角却微微上扬,“虽然失去了亲生儿子,李坚的到来让我们感觉多了个孝顺的干部‘儿子’!”

61岁的杨仁轩本该是儿孙满堂,颐养天年的年纪。世事难料,几年前,家中独子因患糖尿病病逝,夫妻俩白发人送黑发人。不幸的遭遇,造成他们精神抑郁,性格孤僻,穷困潦倒,几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。

“当时驻村后进行第一次走访,了解到杨仁轩家的情况后,非常心酸,心里着急。”李坚清晰地记得,他第一次爬上长冲界大山探望杨仁轩时,被其家中贫穷状况震惊了,“夫妻俩也不出去做事,每天在家唉声叹气。家中房屋严重倾斜,四处见光、漏水,用家徒四壁形容也不为过。”

眼前这一切,让李坚有些心酸,也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“一定要尽快改变他们的现状,帮助他们走出失子的阴影,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!”当晚,回到驻村工作队,李坚难以入眠。

李坚决定首先帮杨仁轩解决住房问题,于是李坚和工作队逐级反映,为杨仁轩申请危房改造。

“当时我的房子已经破烂不堪,完全不能住了。只能借住在哥哥家里。那天,李队长说要帮我们建房子,我们还不相信。”杨仁轩说,他儿子去世后,夫妻俩对生活没有了期待,过一天是一天,他做梦没想到还能住上新房子。

经过4个月努力,一栋崭新的砖房拔地而起,杨仁轩终于有了新房。

“他说要给我们修房子,房子就修好了,我们没花一分钱。说话算话,我很信服他。”杨仁轩进了新屋,也从那一天开始,他对生活开始有了新的期望。看到杨仁轩夫妻俩开始重拾生活信心,李坚又鼓励他们靠山吃山,发展庭院经济。“叔叔,阿姨,你们只管养鸡、养鸭,或者养牛,养多少都可以,我来帮你们卖。”李坚拍着胸脯保证。

有了李坚的帮助,杨仁轩夫妻俩开始养鸡、种田、酿酒,李坚还介绍杨仁轩到竹林务工,每天能有180元的收入。慢慢地,杨仁轩家里收入增加了,生活也改善了。大山深处的长冲界曾居住有十几户人家,因条件困难,现大多搬了出去。平日里,杨仁轩出去干活,妻子黄辉香只能与青山为伴。

“搬家后,我留意了下,他家中的那台旧电视已经坏了。我心里一揪,这样的日子,肯定很无聊。”随后,李坚和工作队筹资,将一台32寸的彩电送到杨仁轩家,并帮他安装了有线,这台彩色电视机打开了夫妻俩的“心门”,家中渐渐地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
“我平时没事的时候,就会打开电视看看电视剧、听听新闻,也就没那么无聊了。”黄辉香说,很多时候,她忙完了事情,又没有人说话,一个人发呆,就看着电视,心情会好很多。

两年来,李坚坚持有空就去杨仁轩家中看一看,遇上有事去不了,也会打个电话问候一下。

“他每次来都要提东西,说了不用可他就是不听!”黄辉香唠叨似的“埋怨”。

“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,还应该做点什么,让他们晚年有保障。”李坚经多方打听、了解,并积极争取相关政策。2018年,为杨仁轩夫妇争取到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扶助金,每人每月800元;争取到一类低保政策,每人每月150元。

“非常感激党和政府为我们派来了这么好的扶贫干部,让我们的生活已经不成问题了!”面对记者的采访,不善言辞的杨仁轩摸着后脑壳,激动地说:“他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,让我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。”(本报记者 杨智伟 通讯员 胡江勇)

◆【记者手记】

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。在扶贫工作中,党的政策要用真心去落实,帮扶到户要用真情去体现。不带真情扶贫,不叫真扶贫,感情不到位,就扶不好贫。在帮扶工作中,对帮扶对象用真心、动真情,帮扶责任人就可以成为贫困群众的亲人。

采访中,记者看到李坚和杨仁轩夫妻俩就像一家人一样,见面没有过多的客套,很自然地嘘寒问暖,迎来送往,这都是用真心结成的帮扶关系。帮扶责任人就是要和帮扶对象交朋友、攀亲戚,只有这样才能对贫困户的艰辛感同身受,才能把扶贫从工作任务转化为工作动力。


来源:怀化日报

作者:杨智伟

编辑:网站值班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溆浦新闻网首页